【我們始終值得綻放】克服完美主義成長傷害Part2 實踐篇

先求有再求好,和完美主義的和解,從正確看待自我開始。
克服完美主義是一個恢復過程,更像是培育花朵,而不是修復破碎的物體。
而我們終要相信,我們都值得綻放成一朵最美的花。

小提醒:沒有看過上篇可以點擊這邊:【我們始終值得綻放】社會疾病下的完美主義:Part 1 介紹篇

這篇的內容和上篇的概念介紹不同,更聚焦在我的個人經驗還有克服方式,
希望能幫助到更多受完美主義所困的人們。
完整的了解可以帶來更好的醒悟改善,如果已經看完第一篇,那我們就直接開始吧!

關於我的完美主義:那些小小的抑鬱時光

我的完美主義
那些小小的抑鬱時光

被生出來或許不是自己的事,但活下去從來都是自己的事,是一個人的事。

一直以來從小的生活免不了的比較,有時候或許是自己內心自然而然的一種求生反應。
我一面在努力的滿足自己的完美主義,一面卻又被這樣強迫症一般的舉動折磨的痛苦。

我太過擔憂失敗,我每一刻都在努力向前奔跑,
只為了不要落後,卻也不自覺的不願讓其他人看見我的奮力執著。

畢竟這個社會總是瀰漫著一股壓抑還有玩世不恭,彷彿笑的最輕鬆的才會是最後的贏家。
那些太過執著的、太過煽情的、太過炙熱的,似乎都不是身為一個當代人所適合擁有的情緒,
畢竟有太多幻滅要接受,與其被人看作是一個傻子,不如當個貌似看破一切紅塵的俠客。

我知道這樣太過病態,一面痛苦而失落著,但那時的我不知道自己已經困在完美主義當中,
我只知道,這樣的努力過程才能讓我說服自己努力,才能不去厭惡自己,而我從沒和任何人說過,
只因為不想示弱,儘管整個身體都已經在不知不覺間逼近極限。

憂鬱的小時刻
憂鬱的小時刻

在他人的眼光裡,身為一個相對幸運的人,我理應當不應該知道什麼叫做憂鬱。
我本來也是這樣認為的。可某天,就像是一個突然的感冒,我坐在公園的長凳上,突然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,我無法逃避內心譴責自己的聲音,在草原上玩耍的人們突然似乎離我很遠,明明是很開闊的公園,明明是希望能夠找到突破口的時候。

我卻發現我唯一有動力的就是查詢休學的流程,但我對於休學之後的一切毫無想法。
套句老話,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。 感冒可能是因為長期壓力導致免疫力下降得到,那憂鬱似乎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解釋,長期的壓力導致心的容量到達極限,而最終它爆開來了。

而我始終相信,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憂鬱的模式,就像每個人的故事總是不盡相同。
我的憂鬱是憂鬱,而你的也是。

就像所有人都是在感冒後才開始省思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,我也是在開始憂鬱的日子當中,重新客觀地瞭解自己,這並不容易,畢竟已經爆開來的心靈就像是小孩子般,它缺乏理性,任何思考都覺得累,彷彿所有曾經為之努力的都失去了它的意義。

但其實會不會本來就沒有意義?有時候我甚至會這樣想。

現在回想起來,那都是一段太過脆弱的日子,卻也是一段重新了解自己的日子。

我靜了、慢了下來。

如何克服完美主義:意識改變的每日練習。

日常提案練習
日常提案練習

所有改變開始於意識,先是意識,再來創造空間改變,最終回歸事情本質

完美主義者的習慣順序:
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 ➡ 在過程中痛苦掙扎 ➡ 因為期望落空而自責

在面對完美主義,一開始,我最常意識到自己的完美主義是在第二階段。
當我面對自己的痛苦掙扎,我才會意識到自己又被大腦耍了,重新回到設定目標的階段,這種過程像是種反覆迴圈,由個人的感受不斷修正目標設定,最終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,失落的狀況也能夠更加減少。

經由反覆的練習,我漸漸開始可以在第一階段就發現自己的不切實際,在工作和學習上也變得更加有效率。接著是創造空間改變。完美主義的核心是自我價值低落,認為自我的價值需要靠成就來肯定。

創造空間改變的想法是「建立一個接受的環境。」

自己的空間
自己的空間

不僅僅是自己,我們需要有意識地遠離有毒的環境,就算沒辦法當下立刻達成,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,客觀地列出自己曾經完成的事情,若是當下有急迫的擔憂,可以列下來後續的發展。

沒有完美的達成報告 ➡ 我會很丟臉 ➡ 我是一個工作廢物

這時候就可以審視自己在思考上過度跳躍的地方,
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,是否出現不合理性,再試著將中間的過程補上。

沒有完美的達成報告 ➡ 我會很丟臉 ➡ 別人會不信任我的能力 ➡ 但我之前也有表現好的時候
➡ 我真的是一個工作廢物嗎?

這樣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重新理解自己的想法,逃離有害的大腦迴路,重新定義和理解自己的想法。
一開始可能還是會傾向跳躍性思考,但漸漸的會開始區分合理和不合理的自責,作為一種每日練習,會幫助矯正自己審視自我的角度。 最後,回歸事情的本質。

直到現在,我的完美主義仍然會時不時發作,但只要回歸到事情的動機,
就可以避免我們完全以結果來評論自己。

拿前一個例子來做說明:沒有完美的達成報告 ➡ 我會很丟臉 ➡ 我是一個工作廢物

回到事情的動機,我為什麼要做報告呢?
1.學習如何彙報一個案子:提升自己的台風、鍛練口才
2.有效率的傳達自己所學
3.想要證明自己的成長
4.被迫需要透過報告傳遞資訊
不論是以上幾點,其實都已經在過程中逐漸得到實現,而結果只是最終呈現的模樣。
所以加上動機思考迴路就可以修正成這樣:

想要藉由報告學習 ➡ 就算沒有完美的達成報告 ➡ 我也確保自己有在過程中學習
➡ 我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➡ 我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

每個人都值得綻放

就算我們的生活曾經被完美主義所浸潤,過去曾經遭遇過不被認可的情境,
但只要願意有所改變,就擁有可以跳脫完美主義的自由。

撕裂或是跳脫舒適圈是需要大量的勇氣的,但一定要相信,
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從來就是一種祝福,而不該是懲罰。

先求有再求好,和完美主義的和解,從正確看待自我開始。
克服完美主義是一個恢復過程,更像是培育花朵,而不是修復破碎的物體。

而我們終要相信,我們都值得綻放成一朵最美的花🌹。

關於完美主義的內容就到這裡結束,人生總會有其起落,希望認真透過文字瞭解自己的你,最終能夠因為更瞭解自己而被生活善待,人生路上的難題我們一起努力❤️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或是我分享的美食,或是有幫助到你,歡迎追蹤我的IG:JC的日常生活提案
可以直接點擊文字或是掃描下方的QR code。
真摯謝謝您的閱讀,希望閱讀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!

dessert_food_jc
dessert_food_jc

1 則留言

留言功能已關閉。